蓝海医疗欢迎您的访问
    服务咨询热线:
  • 0531-68960848
公司新闻

椎间孔镜射频消融电极技术的发展史

发布者:未知,发布时间:2019-12-18 16:20

椎间孔镜射频消融电极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非常的好,那么这种产品是如何发展来的呢,下面详细的来说一下吧。
 
首选在1997年的时候,美国的一名教授开发了新一代同轴内窥镜脊柱系统(Yess)。它进入了卡姆宾的安全三角区来减压椎间盘。同时,发明了一种柔性可弯曲式射频消融电极,配合镜下激光应用,大大提高了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的准确性。
 
然后2002年,托马斯豪格兰德教授报道了在杨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性Thessys技术(托马斯豪格兰德内窥镜脊柱系统),该技术通过椎间孔直接进行神经根的释放和减压进入椎管,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脊柱微创手术。该系统技术的核心是将工作通道放置在椎间盘后椎管内,内窥镜视野是椎管内的内容物,可以减压神经根,完全暴露。椎间孔成形术需要将工作通道完全插入椎管。胡格兰教授最初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圆锯来扩孔,以去除关节上突的腹侧部分,然后改进成不同类型的骨钻,因为钝头对椎管内容物基本无害,因此更安全。
 
接着Ruetten在2005年报告说,经远侧入路椎间核髓切除术将后外侧入路改为远侧入路,以便在相同的孔限制下实现椎管内的前硬脑膜视野。随着内窥镜工具的发展和高速钻孔、环锯、凿骨等技术的应用,椎间孔镜射频消融电极技术从原椎间盘间接减压逐渐发展到椎管突出直接减压,从原髓核目的逐渐发展。为了神经减压而切除。
 
 
最后,随着许多微创脊柱医生特别是我国微创脊柱医生的大力推广,椎管内窥镜的应用不断扩大和更新。在目标定位技术的概念中,何世生教授研制的定位器可以直接到达目标,减少透视和操作时间。新的技术概念,如BEIS和ULESS,已经出现在完全椎管内手术的概念中。在椎间孔成形工具的改进中,圆锯与不同尺寸的斜套筒配合,或在镜下用导杆固定偏心旋转的骨或用圆锯直接卸压。在上关节突腹侧形成的基础上,形成范围延伸到背侧或椎弓远端椎弓根。…许多复杂的孔镜技术的本质是椎管。内镜下神经根管减压也是不同手术基础医生的首选和选择。长期疗效仍需长期测试。
 
椎间孔射频消融电极技术发展的历史是传统脊髓神经内窥镜减压的过程。内窥镜或内窥镜下脊柱固定融合将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  




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电话:0531-68960848
    手机:1566588185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南路